皮膚對我們有很重要的作用,不僅為我們築起一道防禦細菌的屏障,還透過汗液的蒸發來調節體溫,防止體內水分流失。然而,有時我們可能會驚訝地發現皮膚上冒出新的黑痣或斑塊,抑或是原有的痣突然變大。這樣的變化常常讓人困惑與不安,擔心是否是皮膚癌的前兆。那麼,這種情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?
皮膚癌是因皮膚細胞的DNA受損,進而導致這些細胞異常增生和無法控制地分裂而造成的。其中,最顯著的原因是長時間暴露於陽光和紫外線下。若在猛烈的陽光下曝曬過久,皮膚容易變紅、發熱、疼痛,甚至脫皮。這種曝曬可能會損傷皮膚的基因,引發基因變異,使細胞無法正常控制,過度生長,最終形成皮膚癌。大多數皮膚癌多發生在臉部、唇部和頸部等經常曝露於陽光的部位,但即使是手掌、腳掌或腳趾之間等不常受陽光直射的區域,也可能罹患皮膚癌。其他風險因素還包括家族病史、免疫系統較弱,以及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等。
最常見的皮膚癌分為三類: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,其中後者又分為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。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類型,約佔所有皮膚癌病例的70%至85%,主要發生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,通常出現在長期曝露於陽光的皮膚區域,如頭部、頸部和手臂。基底細胞瘤的生長速度緩慢,通常不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分。然而,若不加以治療,則可能造成皮膚深層的損傷,使治療變得更加複雜。
鱗狀細胞癌相對較少見,約佔皮膚癌病例的15%至20%。這種癌變通常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士身上,常見於經常曝露於陽光的部位,如頭部、頸部、手部和前臂,但有時也可能出現在上身和腿部。鱗狀細胞癌的生長速度較快,若發生於嘴唇或耳朵等位置,其侵害性較強,也更容易擴散至周圍組織或其他部位。
黑色素瘤佔所有皮膚癌病例的約10%,但卻是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。黑色素瘤的癌細胞生長迅速,通常在早期已經會出現擴散的跡象,例如擴散至肺臟、肝臟或大腦等重要器官。黑色素瘤常出現在陽光不易直射的部位,如腳掌、手掌、指甲床或黏膜等。最初,皮膚上可能會出現新的斑點,或原有的斑點或痣發生變化,例如面積擴大、形狀改變或顏色變化,這一過程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。黑色素瘤通常形狀不規則,表面凹凸不平,肉眼可能誤以為是污漬,其顏色不均勻,有時甚至出現類似衛星狀的傷口,且有快速擴大的趨勢。
每種皮膚癌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治療方式,如能及早發現並治療,便能防止其擴散並提高治癒率。為保護皮膚健康,應盡量避免過度曝露於陽光下,外出時可採取適當的防曬措施,如使用遮陽帽、太陽眼鏡和防曬霜等。若發現皮膚有任何異常,如新出現的斑點、變化的痣或其他不尋常的變化,應儘早求助專業醫療人士進行診斷。
內科腫瘤科專科 吳劍邦醫生